高效办成一件事!雄安新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激活发展动能
“原本以为企业迁移需往返北京和雄安多次,没想到只需要在线上提交材料,一次不用跑就能办完所有手续,节省了时间和成本。”北京大才智能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负责人孟凡昌对雄安新区高效的服务赞不绝口。
为了精准解决北京疏解企业跨省迁移“流程繁、材料多、跑多次”的痛点,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局创新机制,围绕北京疏解企业跨省市迁移过程中涉及的六个环节,打造“全链条”服务体系,企业仅需线上填写相关信息,“原名称沿用、原资质保留”,目前已服务300余户北京企业落户新区。
这并非个例,如今在雄安,无论是企业办理跨省迁移、项目建设,还是群众办理新生儿出生、职工退休,曾经需要“多头跑、反复交”的事项,正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的改革实践,变得越来越便捷。
流程做“减法”,办事提速“高效率”
项目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走进雄安新区起步区和启动区,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北京交通大学雄安校区等疏解高校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近期,它们的建设“进度条”再次“更新”。
为全方位保障工程建设项目顺利落地建设、竣工交付,雄安新区持续深化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创新实施“一会三函”机制,审批时限压缩至12个工作日,为项目开工按下“快进键”。
同时,围绕工程建设关键节点推出“建设项目开工一件事”“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招标投标一件事”等集成化服务举措,以审批制度改革“组合拳”切实为项目建设减负赋能,让重点项目在新区加速落地见效。
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良好的信用能有效激发市场活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不久前,新区营商环境局工作人员卢勇接到一家企业的咨询电话,电话里企业负责人语气焦急:“我们因为之前的一条行政处罚信息,现在连投标都受影响,这可怎么办啊?”
了解情况后,卢勇立即耐心指导:“您别着急,登录雄安新区政务服务网的‘信用修复专区’,按照页面提示上传法定责任义务履行完毕的证明材料和信用承诺书,全程线上办理,不用跑线下窗口,审核通过后行政处罚信息就修复了。”在卢勇的远程协助下,企业仅用3个工作日就完成了信用修复,顺利参与了投标。
而这样的“流程减法”,不仅惠及企业,更延伸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整合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等业务,家长不用在医院、派出所、医保、社保间奔波;退休“一件事”,将需要多部门、跨层级办理的退休资格确认、养老保险待遇等9个事项整合为1个事项,实现“一次办”。
据悉,国家部署的2024年度两批共21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已全部在雄安落地实施。2025年度第一批12个“高效办成一件事”,已有10个“一件事”上线新区政务服务网,平均跑办次数、办理环节、申报材料、办理时限压缩65%以上。
服务做“加法”,增值体验“再升级”
“以前来办事,总担心材料带不全、流程搞不懂,现在遇到疑问先拨打12345热线,不仅能清楚了解办事步骤,还有工作人员主动对接全程帮办,提前收到材料清单提醒,连后续需要跟进的事项都会主动告知,这种‘想在前、帮到底’的服务,让我们特别安心。今年,我们在12345热线的帮助下,成立了雄安终端客群业务总部–中起航科技集团,充分体验了雄安服务。”中起航(雄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梁先生表示。
雄安新区创新打造12345热线“一键办”模式,打破以往热线“单纯咨询应答”的局限——企业群众只需拨打一个电话,无论是政策咨询、手续办理,还是人才服务、诉求反馈,都能通过热线获得全生命周期服务。工作人员接到需求后,会根据事项类型精准对接对应部门,同步启动帮办机制,从需求确认、材料准备到流程跟踪、结果反馈,全程跟进到底。
今年以来,已通过“一键办”模式助力30余家企业高效落地新区,帮助群众办理雄才卡、社保医保等300余次。
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工作人员柏杨每天都会接待不少园区企业办事人员,从政策解读到材料预审,再到线上申报指导,他总能第一时间提供帮助。“以前办理企业登记,得专门跑政务服务中心,现在在园区就能预审材料,线上提交后还能实时跟踪进度,太方便了!”新鲲翔医疗科技(河北雄安)有限公司负责人齐先生说。
如今,新区营商环境局已在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雄安科学园等产业园区、金融网点设立10余个企业服务分中心,集成政务办理、政策咨询、帮办代办、金融服务等“一站式”功能,实现“园区事园区办”。
更贴心的是,雄安始终从企业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把服务送到“心坎上”:以“周周看、家家到”的主动服务,把政策解读、办事指导送到重大项目、疏解对象、各类市场主体、农村社区一线;创新“一支队伍管执法”,多领域事项一次查清,既规范经营又减轻负担;将个体、社保、医保等48项高频事项下沉社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
数字做“乘法”,政务服务“智能办”
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的引领、撬动和支撑作用,雄安新区推动政务服务从“可办能办”向“好办易办”升级,“网上办、掌上办”成为常态。
打开“雄安新区政务服务网”“政通雄安App”,就能唤醒AI智能助手“雄小智”,无论是政策咨询还是办事流程引导,都能实时响应、精准解答,全面提升政务服务响应效率、服务覆盖面、群众体验。创新推出“远程踏勘”服务,以远程视频踏勘替代传统人工现场核查,全程不见面、零接触,当天勘验、当天出结果。
锚定群众所想所需、聚焦企业急难愁盼,从小切口出发进行政务服务改革,有针对性地推出“证照临期提醒”服务,通过系统智能识别比对,筛选临期证照,自动发送短信,及时提醒企业法人和群众进行证照的更换或延期。
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智能问答评标专家客户端”的上线同样让人眼前一亮。它为评标专家提供“一对一”专属服务,不仅实时指引系统操作,还会主动提示评标纪律与关键注意事项,用智能手段为招投标的公正性、专业性筑牢“防护网”。
创新惠企政策“免申即享”,通过信息共享优化服务,充分利用政府信息共享平台和大数据资源,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和个人免于申报,直接享受优惠政策、奖励资金直达账户的服务。目前,两批50项“免申即享”政策清单已落地,惠及500余家经营主体,为新区集聚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在雄安新区,项目建设的热潮与企业发展的活力交相辉映,处处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蓬勃动能。置身其中,企业群众最真切的感受是:“高效办成一件事”“零障碍办好每件事”,不仅是目标承诺,更是落到实处、可感可及的行动答卷。从效率提升到服务升级,从要素赋能到制度创新,营商环境持续优化,“雄安服务”既有效率,更有温度。(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局供稿)
来源:https://www.xiongan.gov.cn/20250909/449ff8a8bd5346e4a3831287e2bd0808/c.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雄才卡官网
还没有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吧